动态新闻  “重组牛排”、“兽药残留”

专家科学解读2016食品安全热点:重组牛排兽药残留

 

16日举行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我国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由2015年的81.5%,下降至2016年的56.7%,食品安全从风险交流进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状态。会上,专家学者对2016年发生的八大食品安全热点问题逐一进行权威解读,并公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谣言。

 

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

 

孟素荷表示,2016年的热点解析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前三位为: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而2015年的热点行业——乳制品在2016年则相对平静。此外,对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进行分析表明,源头污染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输欧茶叶含高氯酸盐香港检出市售大闸蟹中二噁英超标麻痹性贝类毒素及农残、药残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中难度最大的原料污染问题已浮出水面。

 

“2016年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的常态化发布及快速的处置,提升了风险交流的能力和水平,使食品安全从风险交流进入信息交流的可防可控状态。孟素荷表示,主流媒体对食品安全的传播日趋专业、客观,并由此稳定了中国食品安全舆情传播的主战场,这是今年食品安全舆情关注度下跌近30%的重要因素

 

而在自媒体和微信圈中,将已被科学家解读的旧闻改头换面成食品安全的惊天新闻,是2016年的特点,如速成鸡变成速成鸭,对方便面、小龙虾、转基因等问题进行反复炒作。此类没有科学依据的旧闻新炒占今年热点问题的25%,也是最能影响普通百姓感受的伪信息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认为,当前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源性疾病危害、化学污染、畜禽养殖中非法使用兽药、非法使用农药、食品掺假或欺诈、风险交流薄弱等问题。

 

近来,“胶水牛排事件引发大量关注,对于民众和媒体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质疑和新工艺的误解,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指出,碎肉并不等于劣质肉,“重组牛排属于调理肉制品,此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消费者可通过配料表对相关食品科学分辨、安全食用。

 

王守伟还表示,卡拉胶不等于建筑用、塑料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卡拉胶不得用于生鲜肉(包括牛排),但可用于重组类的肉制品中,且必须在产品包装的标签上明确标注,在规定的限量内使用卡拉胶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在对饮用水氮气门事件的解读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指出,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影响,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也无需进行标签标识。

 

在解读抗生素与兽药残留问题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研究员刘秀梅指出,抗生素对保障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贡献巨大,我们应科学认识抗生素,理性对待耐药菌的安全风险,并进一步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

 

此外,专家学者还对澳洲进口奶粉吊销许可证、玉米粉被壮阳、网络食品安全、食品包装标签、复原果汁等食品安全热点话题进行科学解读。

 

会上,主办方还公布了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谣言,葡萄为无核吃了避孕药、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小龙虾成了小虾、美国人民又不吃转基因了、西瓜就桃要人命等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谣言。

 

Copyright © 2005-2021 广东蒸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10785号